“爱拼才会赢”的精气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意味着要有勇气去挑战困难,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拼搏奋斗。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这种精气神,能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不轻易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突破,不断超越自我。这种精气神如同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征程中勇攀高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鼓舞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干劲。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显示出爱拼会赢的精气神殊为珍贵。
敢拼,才能爱拼。“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总书记的话语是嘱托,更是期盼。当前,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目标、大任务。民营企业有大志气,就会更有胆识和底气。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视源股份为例,正是因为敢于到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提高泳技,勇于跨越“市场的冰山、转型的火山、创新的高山”,才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发骨子里敢闯敢拼的基因,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民营企业就能追“新”逐“绿”、向高而攀。
爱拼,更要善拼。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仍有诸多难点、痛点和堵点。譬如,一些企业多元经营冲淡主业,产业结构不清晰,行业集中度不高;合规建设、廉洁治理、风控建设等尚存制约因素,防风险能力弱,经不起创新的失败;小富即安,缺乏创新转型的强烈意识,在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原动力不足。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要善于用“减法”剥离非主业,用“加法”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努力把产业发展推向纵深,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坚守绿色生产、安全生产、遵规守法等底线,推动自身健康成长、持续发展。
“爱拼会赢”,离不开发展环境的滋养。唯有做优“爱拼会赢”的软环境,方能绘就民营经济“拔节向上”的蓬勃图景。在广州这片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上,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2024年提升至42.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5%。以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为例,广州开发区、黄埔区5万家民营中小企业贡献了3个“80%”,即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这些喜人数据的背后,是广州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的诚心与努力。接下来,要继续把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痛点作为工作切入点,营造崇尚干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当营商环境更加优渥,各类经营主体兴旺发展,“爱拼”的民营企业自然会努力去“赢”。
敢为人先、爱拼会赢,核心在“干”。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干出“爱拼会赢”精气神,闯出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