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胜委员提出全面推进广州中小学 AI 教育,意义重大。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数字化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打造数字新校园,可利用先进的 AI 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如智能辅导系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同时,开展 AI 教育能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资源方面,可实现数字化共享,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广泛地惠及每一位学生,为广州中小学教育注入新活力,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近期,中国本土AI黑马DeepSeek横空出世,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首个超越ChatGPT的AI应用,AI正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步入“两会时间”,“AI+教育”成为本次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热议的话题之一。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带来名为《关于加快我市全面推进中小学AI教育的建议》的提案,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路径。
据胡国胜介绍,广州作为科技教育的重要承载地,自2022年起启动AI课程普及工作,截至2024年7月,全市已有1500所中小学在1-8年级开设AI通识课程,覆盖190万名学生。
“总体而言,广州市在AI教育方面布局较早,为中小学AI教育的高水平发展探索出较好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胡国胜指出,当前广州存在中小学AI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够均衡、AI课程标准和评价机制缺乏致使教学质量参差不齐、AI专业水准高的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
为此胡国胜建议,广州应健全AI教育发展机制,打造数字新校园。“广州要制定《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项行动计划》《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推进方案》,争取在2030年前普及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他表示,广州须深入市场调研,及时更新普通中小学校教育装备配备;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每年向农村及薄弱学校倾斜拨款,确保其设备更新周期不超过2年,重点解决算力不足、软件卡顿等痛点;同时,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AI教育中来。
在青少年数字素养的培育上,胡国胜指出,广州可以邀请AI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小学AI的课程标准、培养目标、教学评价等,同时组织专家编写《广州人工智能课程标准(试行)》;将AI课程纳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立“AI创新实践”加分项,鼓励学生通过作品(如智能垃圾分类装置、AI助力养老小程序)参与评价;发挥在穗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鼓励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广州独角兽企业等,参加沉浸式学习和体验。
针对AI专业水准高的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胡国胜提醒,广州要拓宽AI教师的来源渠道,加强AI教师的供给:教育部门要定期组织信息科技、数学、物理等教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实现向高水平AI教师转型,同时鼓励学校组织教师跨学科交流活动。“此外还要拓宽招聘渠道,面向企业开放‘AI教师特聘岗’,允许企业工程师以兼职形式承担学校AI课程,按课时支付报酬并计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胡国胜补充道。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牧
图|受访者供图
海报设计|黄文倩
下一篇:不恰当的抗战胜利意义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