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A 助力通关无忧,广州海珠举办赋能企业跨境参展专题沙龙。此次沙龙旨在为企业提供跨境参展的专业指导和支持。活动中,专家详细解读了 ATA 单证册的优势与操作流程,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利用 ATA 快速便捷地通关参展。通过案例分享和互动交流,企业代表们深入探讨了跨境参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不仅提升了企业对跨境参展的认知和信心,也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助力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风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图/受访者提供
近日,“通关无忧·高质出展——智汇护航跨境参展”赋能企业跨境参展沙龙在海珠企业出海服务交流中心举办。
本次活动由海珠区科工商信局、琶洲街道办事处联合广州会展中心海关指导,华夏海归同学会、海珠区通达出海服务交流中心主办,汇聚政策、法律、科技、金融等领域专家,围绕中国企业跨境参展痛点,推出全链条解决方案,现场近80家企业获得“ATA单证册”(货物通关护照)、“AI参展决策”等创新工具实操指导。
权威解读,畅通国际通关之路
通关是企业出海参展的关键环节。琶洲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积极推动企业出海服务,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和资源对接,为企业提供精准的跨境参展指导,助力企业“借展出海”扬帆远航。
广州海关所属广州会展中心海关派驻业务专家为与会者详细介绍了ATA单证册的由来与便利优势,并结合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快速通关案例,解析如何通过ATA单证册实现快速通关,降低参展企业的物流成本。
来自广州会展中心海关的吴科长指出,“ATA单证册作为货物通关护照,可大幅提高展品通关时效、节省企业资金。”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签发出境ATA单证册10966份,同比增长18.26%;北京海关全国ATA核销中心统计,累计签注货值达39亿美元,同比增长16.13%。
实战分享,赋能企业高效参展
在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在海外参展中避免“踩坑”?
华为高级关务经理李傲寒基于多年国际展会实战经验,分享了境外参展的风险防范和策略制定。他结合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参展的真实案例,剖析了可能遇到的合规问题和应对策略,揭秘了展会物流的“黄金72小时法则”——展前30天建立应急供应链网络,展中12小时完成备货转运,展后6小时启动逆向物流,为企业规避潜在风险提供了宝贵建议。
米奥兰特国际会展运营中心运营经理庄展则从智能化视角,展示了“AI参展管家”的三大黑科技。一是智能展商匹配系统,通过128维企业画像实现精准供需对接;二是虚拟展馆搭建平台,支持3D产品建模与沉浸式展位设计;三是AI直播助手,可自动生成多语种直播字幕及实时翻译。从智能化视角,介绍了AI技术在展会中的创新应用,展示如何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展会营销效果,让企业的海外参展更具竞争力。
保险护航,保障企业稳健出海
风险管理也是企业出海的重要一环。中信保广东分公司业务处信保专员王中慧推出“出海护航包”,包括展会取消险(保费成本仅为参展费的0.3%)、知识产权险、政治风险等组合方案。同时,围绕政策性保险和补贴政策的应用,介绍了如何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降低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保障企业的海外业务稳健发展。
王中慧表示,合理运用保险工具和相关补贴政策,不仅能够降低贸易风险和成本,还能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未来,琶洲街道将继续推动“琶洲企业扬帆出海系列沙龙”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出海服务,携手更多行业伙伴,共同构建企业出海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助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