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其法人单位总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广东法人单位总量占全国近七分之一,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广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强大实力和突出地位。广东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活跃的市场主体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的设立与发展。众多知名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广东蓬勃兴起,为广东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得广东在全国法人单位总量中稳居第一的位置。
支撑广东GDP连续36年全国第一的重要基础,是庞大稳定的市场主体。记者日前获悉,至2023年末,广东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465.90万个,个体经营户813.47万户。广东法人单位总量占全国近七分之一,总量稳居全国第一。
■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通讯员 粤统宣
稳居鳌头,经营主体有“量”变
广东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成绩斐然,经营主体规模稳坐全国头把交椅。2023年末,全省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增加至465.90万个,较2018年末增长49.0%,个体经营户达813.47万户,增幅达57.2%。法人单位数量占全国近七分之一,远超苏鲁浙,成为广东经济稳健前行的稳固底盘。企业法人单位432.69万个,增长52.7%,营业收入52.92万亿元,增长50.6%。
各类企业百花齐放,国有控股企业稳扎稳打,私人控股企业挑起大梁,外商控股企业增速高达76.2%。企业数量与营收双增长,实现了经营主体和营收规模的“生得出”与“长得大”。
焕发新机,实体经济有“质”变
最近几年来,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服务业现代化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末,全省制造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资产总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占第二产业比重77.6%、80.5%、71.8%和80.1%,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成功培育了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全国来看,广东制造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全国比重分别提高了1.1个和1.6个百分点。
此外,企业的发展还带动相关行业个体经营户有序增长,2023年末,制造业个体经营户70.51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35.7%,其中,工业大个体数量超百家,成为充实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2023年末,服务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资产总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1.9%、22.7%、67.2%和67.6%。其中,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大行业门类法人单位数分别增长68.4%、49.5%和47.9%,企业法人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9.5%、62.8%和72.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占全国比重达15.3%,其中两成为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勇攀高峰,创新发展迎“蝶”变
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2023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13710个,增长60.8%;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5%,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56644.11亿元,增长21.2%。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0555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6.9%。其中,信息服务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53.6%、专业技术服务业占比18.7%,高技术服务业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建设。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增长13.4%,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增长48.0%,全年发明专利申请增长59.3%,产业与科技创新互促的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