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因道路建设“一分为二”,原居民利益保障至关重要。首先,应充分征求原居民意见,确保道路建设方案符合他们的生活需求和意愿。在建设过程中,要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和便利,合理规划交通流线,避免对居民生活造成过大干扰。同时,对于因道路建设导致的居民房屋、附属设施等受损情况,应及时进行评估和赔偿,让居民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安置措施,如提供临时住所、协调回迁等,保障居民的居住权益,让他们安心度过道路建设的阶段。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晗越
4月15日,羊城晚报A5版刊发文章《广州新中轴海珠片区改造赤岗段启动征收》,报道了新中轴海珠片区更新改造项目新中轴绿轴东侧道路建设用地征收的补偿方案。日前,羊城晚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本次征拆中涉及的赤岗西路横二街16-30号大院被建设用地红线“一分为二”,仅有的一个大门也被纳入建设用地范围,不少居民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出行存在疑问。
征收进展顺利,居民将在5月内搬离
根据此次新中轴绿轴东侧道路建设用地红线图,此次道路建设用地总体呈南北走向、北至新港中路,南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海珠校区),中间相继穿过赤岗西路横二街16-30号大院、畅流工业园、赤岗西路24号楼等。受此影响,大院东侧的赤岗西路横二街16-22号以及大院的大门、值班室均被征收。据大院居民反馈,目前已有不少征收范围内的居民已经签约。有租户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已经和房东协商就补偿问题协商一致,将于5月前搬迁。
赤岗西路横二街16-30号大院是原卷烟厂宿舍大院,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目前共有3栋居民楼建筑,分别为两栋“工”字形住宅楼(赤岗西路横二街16-22号、24号-30号)和一栋单体住宅楼(赤岗西路横二街32号),均为步梯住宅,外墙的马赛克瓷砖已有剥落痕迹。小区总面积并不大,北侧为正在拆除的新港商业城,西侧与封闭式小区鸿运花园相邻,南侧是经过改造成为办公园区的畅流工业园,东侧通过唯一的大门出入口后即是各类生鲜供应充足的赤岗市场。
作为1994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形成的房改房小区,赤岗西路横二街16-30号大院的不少居民都是原广州卷烟一厂的职工及家属,虽然30年来有不少原居民为了更好的居住环境搬离,但也仍有一半左右的居民是退休职工。68岁的居民任女士告诉记者:“门口这条路,我可以一路打着招呼出去。出门就是市场,买菜什么的都特别方便,加上赤岗这个地方在海珠区中间,看病什么的都近,住习惯了。”任女士是卷烟一厂退休的老职工,在大院已经住了近30年,作为此次征拆并未涉及的24-30号楼居民,她对道路建设乐见其成,但对小区在施工期间的便利性存在疑问。
小区现状难保持,原居民迫切寻求确定性
“我们这个小区围墙内总共就三栋楼,以前通过东侧的大门外出不管是买菜还是去新港路都还算方便,但现在征拆以后,我们的一部分围墙、大门、值班室都在拆除范围里,不知道小区以后如何管理。”任女士问道。由于小区体量较小,基础设施老旧,长期以来赤岗西路横二街16-30号大院一直没有引入物业公司,小区的出入和公共区域管理一直由居民集资,聘请几位已经退休的烟厂老职工作为值班员,同时也为部分需要经济收入的退休职工提供经济支持。
此外,大院较为特别的地理位置也使得还需在此居住的居民对出行问题心生疑惑。“目前我们周边的环境,除了西边的鸿运花园以外,未来一段时间全部会变成工地,但是鸿运花园的地势又比我们高了近两层楼,所以以后怎么出行,尤其是车怎么出入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另外,原本我们买菜出个门就到了市场,如果要从其他方向另外开一个门,那也要绕道很远。”居民崔女士向记者表示。
除了施工期间可能带来的生活不便,不少居民还对小区未来的命运提出了疑问。“其实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这次没有被征拆的楼栋未来会怎么安排。剩下的两栋楼正在申请加装电梯,目前也还没有收到答复,如果说这次审批没通过,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也要进入旧改行列。”居民郑女士问道。
4月13日,羊城晚报记者曾就新中轴绿轴东侧道路建设用地征收一事赴位于赤岗西路畅流工业园的新中轴(海珠赤岗街片区)征收办公室询问,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