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国粮食生产开局良好,面积稳中有增。这一佳绩得益于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使得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最大效益。各地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既保障了粮食总量,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同时,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包括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农民们的种植积极性高涨,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田野上书写着丰收的篇章,让我们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充满信心,在希望的田野上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谷雨时节种谷天”,春耕生产进入大忙时节。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春播春管进展顺利,粮食生产开局良好。
今年,全国粮食意向种植面积预计17.9亿亩左右,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6亿亩,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眼下,东北春播陆续展开。今年,吉林将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00万亩。在梨树,当地对免耕播种机进行了优化提升,可以精准控制播种深度、播种量和用肥量,让出苗质量更高。
夏粮生产形势良好,冬小麦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达91.2%,比常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当前,北方冬小麦正孕穗抽穗,长江中下游抽穗扬花,西南地区开始灌浆。
贵州大面积推广小麦抗旱栽培技术,近160万亩小麦长势良好。在纳雍百兴镇,当地正在进行收获前最后一轮“一喷三防”作业。
四川省实施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成果转化“星火”行动。眉山推广“遥感巡田+AI算法”新模式,快速识别小麦长势差异、病虫害风险等,及时指导农民进行精准田管。
山东大面积提单产,着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装备匹配度,重点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300万亩以上。在宁津,当地大面积推广浅埋滴灌技术,因苗精准灌溉,水肥利用率超过90%。
今年,预计全国冬小麦面积达3.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再过40多天,冬小麦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点击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