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越秀公园,绿韵粤秀与康养和声交汇,城市公园森林康养路径正式启动。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为人们提供了绝佳的康养环境。漫步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舒缓身心。森林康养路径的开启,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更让人们在城市中也能享受到森林带来的疗愈功效。它将绿色生态与康养理念紧密结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引领人们走向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牧
图/受访方提供
5月1日,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导,广州市越秀公园、广东省文化学会联合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文化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院等机构支持的“绿韵粤秀·康养和声——城市公园森林康养路径启动仪式”在越秀公园隆重启幕。
本次活动以“天人合一,身心共养”为核心理念,巧妙融合千年岭南文脉、中医五行智慧与现代康养科技,精心打造了一条串联五大主题站点的康养环径。市民漫步其间,可于苍翠掩映中体验传统医养智慧,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滋养。
“当公园从观赏空间进化为健康场域,城市才真正成为诗意栖居之地。”启动仪式上,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发表题为《越秀公园康养路径——生态·人文·智慧三重奏》的主旨演讲,深入阐释康养路径的多元价值。
“健康不是终点,而是生活的起点。”周建平指出,面对人口老龄化与亚健康常态化的双重挑战,越秀公园创新性地开辟康养路径,将“运动疗愈”与“文化浸润”有机结合。在这里,晨练者可聆听鸟鸣调理呼吸,漫步者能依循古法导引气血,实现“身栖绿野、心沐文脉”的升华。
周建平认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市民提供“零门槛”高品质康养服务,更探索出绿地功能升级的“广州方案”:于个体,该康养路径倡导治未病理念,惠及银发族与慢性病人群;于城市,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花城宜居”品牌内涵;于未来,则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自然-人文-健康”三元融合样本。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作为承载五羊传说、镇海楼等文化符号的岭南名园,越秀公园依托古树名木、历史遗迹与高负氧离子环境,匠心设计冥想区、养生知识廊等节点。不少参与者沿康养路径体验中医导引、芳香疗法等项目,在绿意盎然中收获身心愉悦。
“市民还可行至明城墙下可习八段锦,坐观百年榕树能悟中和之道,在移步换景中完成‘文化解码-生态体验-健康养成’的沉浸式旅程。”周建平说。据悉,该项目将持续优化服务内容,助力广州建设“全球活力健康城市”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