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年后,苏联的金星探测器回来了,这一事件具有重大意义。金星探测器在漫长的太空旅程后成功返回,为人类对金星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和样本。它突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金星的环境、地质等方面的信息。这不仅是苏联航天技术的辉煌成就,也为全球科学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推动了人类对太阳系其他行星的研究进程,让我们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经过了53年的太空游荡,苏联发射的金星探测器Kosmos-482终于回来了。大约在北京时间5月10日14时24分,这枚探测器终于回到了地球——坠落在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
说起这枚探测器,经历颇为坎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启动了一项金星探测计划,并且在1972年发射了Kosmos-482,但是出师不利——由于火箭助推器的故障导致发射失败,探测器被分解成了主体和着陆器组成的几块。从此,它就没能完成前往金星的使命,而是从此一直在地球低轨道上游荡,成为了一颗“流浪卫星”。
到了1981年,探测器的主体部分坠落,并且在地球大气层中烧毁,但是着陆系统却依旧滞留在太空之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飞行轨道在缓慢衰减,直到53年后,探测器的最后一部分终于还是回到了地球的怀抱。
在此前,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设立的近地空间危险情况自动预警系统对着陆器的坠落情况进行了监测。
而对于航天界和很多航天爱好者来说,他们感兴趣的是,着陆器是否能够保持完整。因为着陆器本身就是设计用来在太阳系中最热的金星表面着陆,所以,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可能并不能对它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宣布,目前尚不能确认着陆器是否保持完整。
虽然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根据国际惯例,俄罗斯将拥有着陆器(完整体或者碎片)的全部权利。
科学如此精彩 进群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