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在建地铁线路进度迎来新进展!八号线北延段的江高站围护结构已顺利完成。这一重要节点的达成,为后续地铁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围护结构的完成意味着车站主体施工即将展开,离正式通车又近了一步。这不仅将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也将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州地铁不断加快建设步伐,致力于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艺文 通讯员 郑达 马歌远 屈天葵
图/通讯员提供
近日,随着最后一幅地下连续墙浇筑完成,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江高站完成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八号线北延段南起白云区滘心站,北至花都区广州北站,全长约20.7公里,设11座车站,江高站位于白云区江高镇,车站长160米、宽59米,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
江高站位于江高镇交通核心区,周边环境复杂,车站东侧为铁路线群,西北侧为加油站,南侧接近建筑物,且距离车站范围极近,施工难度较大,车站建设犹如在“夹缝”中施工。
除了地面风险外,江高站所处地质条件也复杂多样,勘察显示站址区溶洞见洞率高达71.74%,串珠溶洞群最大洞高16.8米,传统施工工艺成槽率较低,亟须建设者寻找新的施工技术实现突破。
车站施工场地临近高铁线,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干扰,广州地铁联合施工单位中交二航局采用“设备选型+工艺优化+时段管控”等多种手段保证安全。车站施工选用低净空成槽设备,从源头上消除设备倾覆对铁路设施的安全威胁。在车站材料吊装上,科学规划吊装布局,严格限定吊装半径,并在高铁运行“天窗期”进行施工,实现车站施工零干扰。
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从设计优化、数值模拟分析、施工前准备及全过程动态管控等方面着手,通过试验段施工、监测数据反馈、参数调整等措施,寻求最优的施工参数及组织方式,减少对房屋的影响。除了运用高精度智能传感设备,实现对建(构)筑物24小时全天候监测外,现场工程师同步复测,形成“双校验”数据闭环,实时比对监测数据,识别异常波动,保证房屋安全。面对地下岩溶区域,施工项目精准勘探地下溶洞情况,采用自动化注浆设备和数字化管控技术,提前探明地质情况,对溶洞进行处理,化解施工障碍。
截至目前,八号线北延段(滘心-广州北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17%。11座车站中,8座开始进行土建施工,江府站由八支建设,其余进行前期准备;11个区间中,2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进行前期准备。
截至4月底,在建地铁线路进度更新:
十号线(西塱-石牌桥)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4%。13座车站中,11座已“三权”移交,1座已封顶进行机电施工,1座进行土建施工;13个区间中,西塱至杨箕东段轨行区已“三权”移交,剩余1个进行机电施工,1个进行土建施工。广钢新城车辆段已“三权”移交。
十二号线(浔峰岗-大学城南)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4%。其中东段、西段土建累计完成95%,18座车站中,年内计划开通的17座车站已“三权”移交,东段、西段轨行区,大学城南停车场和槎头车辆段已“三权”移交。
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23座车站中,1座车站机电已完工,19座进行机电施工,3座进行土建施工;全线区间隧道已贯通。凰岗停车场及盖体进行土建及机电施工,鱼珠停车场已“三权”移交。
十四号线二期(嘉禾望岗-广州火车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7%。8座车站中,2座车站已“三权”移交,5座已封顶并进行机电施工、剩余1座进行前期准备;全线9个区间,8个区间已贯通(不含广州火车站至广乐中间风井段),乐嘉路至嘉禾望岗段轨行区已“三权”移交。
十八号线后通段(冼村-广州东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1%。广州东至冼村区间盾构段已贯通,正在进行暗挖段施工。
二十二号线后通段(陈头岗-芳村)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2%。4座车站均已封顶开展机电施工;4个区间均已贯通,短轨累计完成80%。
八号线北延段支线(江府-纪念堂)土建工程累计完成12%。11座车站中,1座开展机电施工、9座进行土建施工,其余1座进行前期准备。11个区间(含出入场线),1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进行施工前准备。
(注:部分线路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