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新生儿重症 AI 大模型投入临床应用,意义重大。这一模型基于海量的新生儿重症病例数据训练,能快速准确地辅助医生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它可实时监测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在复杂的新生儿重症领域,AI 大模型能有效提升诊断精度和治疗效率,减少人为误差,为患儿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新生儿重症医学的发展,给无数家庭带来希望和温暖。
“爱新智护”为脆弱生命筑起智能防线,拥有30年经验的NICU的“AI医生”上线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周密 陈文
国内医疗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妇儿中心”)5月21日宣布,全国首个新生儿重症AI大模型“爱新智护”正式进入临床应用。这款人工智能系统,将为中国每年约45万危重新生儿构筑智能防护屏障。
直击重症新生儿诊疗照护四大痛点
“我国每年有9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广东约有100万。大概有5%的新生儿为危重症患儿,其中早产、出生缺陷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这些因素导致儿童死亡率超过40%。”广州妇儿中心院长周文浩表示,“这一类的群体的临床症状表现并不典型,病情发展速度又非常快,给临床医生和护士反应时间相对较短,抢救时间紧迫;其次,疾病谱广泛、复杂,对临床医生和护士的要求高;第三,碎片化的信息难以在短时间内整合;第四,数据来源多样,临床工作负担重,医生压力大。所以,临床亟需规范化的智能解决方案,去帮助医护进一步管理治疗这些重症患儿。”
针对以上行业痛点,“爱新智护”大模型应运而生。周文浩介绍,“爱新智护”这个模型以权威医疗指南和高质量专家共识为基础,同步引入DeepSeek和神州医疗多模态基座模型,加载用于检索增强生成的专业知识库,开创性地构建了“筛-诊-疗-管”全链路闭环服务体系,实现精准诊疗、均质服务、全程管理和智能预警。
智能服务重塑重症新生儿诊疗模式
周文浩指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爱新智护”大模型展现出显著价值:比如在新生儿科,使用该模型可以整合住院患儿的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识别病情变化趋势,及时提示呼吸窘迫、脑室出血等并发症风险预警并推荐干预方案,提升危急响应与决策质量。
另外,早产儿出院后照护及儿童保健长期跟踪指导一直是一个难题,该模型则可以成为家长的数字助理,帮助家长在早产儿出院后进行精细化家庭照护。针对遗传病患儿,AI模型则可以提供转奶指导、家庭护理、个体化药物管理以及异常预警等一体化照护方案,帮助家长科学照护宝宝,及时识别防风险。
同时,AI模型可以为基层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诊疗提供均质化服务。周文浩表示,它可以提升基层医护人员在早产儿管理、风险评估、规范转诊等方面的能力,推动诊疗的均质化。值得关注的是,“爱新智护”大模型将免费向公众开放,通过手机端、电脑端及合作医疗机构等多渠道提供服务。
针对DeepSeek的幻觉问题(指的是大语言模型编造它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看起来合理或可信的信息),神州医疗高级副总裁弓孟春表示,目前基于医院开发的新生儿重症大模型“爱新智护”,用的是患者临床数据以及临床指南、诊疗规范,目前并未联网,因此从技术路线上就消除了它产生幻觉的可能性,其对外服务的接口为互联网医院。
“我们努力研发一个临床经验接近30年的NICU的AI医生,帮助年轻医生解决重症新生儿的诊疗和照护问题。”周文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