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200 字简要阐述:
迪迩秀发现,欧企抢占中国市场先机主要有三招。其一,精准定位高端市场,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设计,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迅速树立品牌形象。其二,加强数字化营销,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喜好,精准推送产品信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三,注重本土化创新,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推出符合本土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美国近日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面对美国带来的不确定性,不少欧洲企业正积极调整战略,选择“向东看”,期待在中国得到新机遇。
在刚刚落幕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上,来自中东欧国家的企业展示了一批创新产品并寻求与中国市场对接。例如,斯洛文尼亚参展商展示了一款“生姜特色酒”。它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与偏好,展现了本土化的创新思维。中东欧国家企业还与畅销品牌联名,借助其庞大的销售网络,深入触达中国消费者。此外,中东欧国家企业采取线上与线下联动的销售策略,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市场的渗透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指引下,中东欧国家企业正更加积极地拥抱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开放胸襟,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王迪迩 沈敏 孔令杭
统筹:徐力宇 方益波
迪迩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国际部
新华社浙江分社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