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布“家庭医疗应急包”建议清单,包含重要物品。体温计可及时监测体温变化,了解身体状况。消毒用品能有效杀菌,预防感染。纱布、绷带用于简单伤口包扎,应对日常擦伤等。医用胶带固定纱布等。碘伏用于消毒伤口,避免感染加重。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伤口和污染物。解热镇痛药可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此外,还可根据家庭需求添加其他适宜物品,如急救手册等,以提升家庭应对突发医疗情况的能力,保障家人健康与安全。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薛仁政 实习生 马欣然 胡雪洁 何文韬 通讯员 穗应宣 穗消宣 穗卫健宣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12日上午,2025年广州市·黄埔区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暨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举办。活动主会场设在黄埔区穗东街道,现场,广州应急产业园揭牌;分会场广州市防灾减灾日(卫生应急)主题宣传活动设在天河公园,广州市“家庭医疗应急包”建议清单发布。
“我们通过算法设定,能实现机器狗背上消防器材完成高楼层的火灾初期扑救工作。”主会场,一批应急“黑科技”亮相,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陈清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团队的成果。
主会场进行了防灾减灾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广州工控集团分别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以全力提升广州应急管理智能化水平、产学研救用协同创新以及应急产业孵化和融合。
主会场现场,广州应急产业园揭牌仪式举行。“我们将以建设广州应急产业园为契机,聚力打造安全应急产业链,布局应急产业集群、低空经济救援、数字化应急平台等场景。”广州工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分会场,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发布了《广州市“家庭医疗应急包”建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为家庭防灾减灾的物资储备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清单》由广州市医疗、应急和消防领域专家共同制定,分为基础包和扩展包两个版本。基础包包含7类32种家庭常备医疗物资,扩展包则包含消防应急器材和应急生活物资等两大类12种常备应急物资。
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顾海峪介绍,基础包主要包含三大类物资,一类是以外伤为主的包扎止血、消毒药品;二类是内服药品,像抗感冒、抗过敏、胃肠道用药等;三类是应对特殊情况的用品,例如无需冰箱、利用化学元素的冰袋和体温计等。
“扩展包包括安全绳、独立烟感器、逃生面罩、灭火器、灭火毯以及求生哨子等专业消防器材,为家庭自救互救提供有力支持。《清单》制定参照了国家和省内的标准,保障了实用性和安全性。”广州市天河区棠德消防救援站消防员雷双喜介绍。
现场领取了“家庭医疗应急包”的市民王女士表示:“以前家里没有专门的应急物资,现在有了这份清单和急救包,心里踏实多了。”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消防安全委员会近期还印发了《居住类场所消防器材应急储备清单》。该清单针对普通住宅、出租屋、公寓等不同居住场所,明确了消防器材配备具体要求。例如,集中连片出租屋需在每间卧室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器,并配备不少于2具灭火器;高层住宅建议配置逃生缓降器等专业装备。